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國小教學」標籤的文章

【T++教育+年華】我的課堂助教T++|數位教學平台全攻略,互動、評量、即時加分一次搞定!

圖片
✨ 我的課堂助教 T++:教學互動從此升級! 💫 初體驗:數位教學也可以這麼有感! 各位老師好,我是來自新北市麗林國小的宋挺美老師。今天在《T++教育年華》活動中,我帶來了我親身實戰操作過、再也離不開的教學好夥伴 —— T++ 數位互動平台 ! 你可能會想:「數位教學平台那麼多,又複雜又難上手,值得嗎?」我告訴你, T++ 不只是值得,它根本就像你課堂上的分身! 從點名、互動、派題、評量、收作業、即時加減分,整套流程一條龍,而且 不用跳來跳去換工具 ,一次整合好給你! 🖥 雙螢幕操作,教學最順暢的配置方式! 如果你手邊有 iPad,那麼恭喜你,可以體驗到 T++ 最極致的上課方式: 桌機開 Google Meet,iPad 當學生登入 T++ 。一邊看老師操作畫面,一邊體驗學生視角,從學生登入、作答到互動參與,一手掌握雙視角, 整堂課流程超順滑! 即便沒有 iPad,也不用擔心!T++ 是一個 Web base 平台 ,只要有瀏覽器,你就能上課。用桌機開兩個分頁,一個是 Meet、一個是 T++,照樣可以邊看邊操作,體驗絕不打折! 📲 登入超簡單,老師學生都能立即上手! 老師登入後,可以快速建立班級並取得教室代碼與 QR Code,學生只要 掃描 QR Code 或輸入班級代碼+選擇姓名 ,就能立刻進入教室。不再需要繁瑣帳號密碼, 上課前 1 分鐘即可完成點名與入班 ! 我自己是三年級導師,乾脆在後台預設好全班名單,學生只需打開頁面,點個倒三角選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登入,非常省時又有效率。 🎯 真正的即時互動:讓學生全程參與 T++ 的互動模組讓我愛不釋手,我實際示範了以下功能: 即時投票 :調查老師任教年段,還能分析統計圖表 即時問答 :學生用手寫圈出答案,支援觸控筆與手指操作 是非題與選擇題 :系統自動批改,加分扣分一鍵完成 搶答功能 :還支援防呆設計,讓學生搶答更公平 文字雲回饋 :五秒內看到大家的關鍵字回應,立即形成課堂共識! 🧪 電子書+截圖小工具=你想考什麼就考什麼! 你還在煩惱要做投影片?準備講義?在 T++ 世界裡, 教材就是電子書,題目就是截圖而來 ! 我會邊打開康軒的社會課電子書,邊用 T++ 內建的截圖小工具, 把教材上某一頁直接圈起來出題...

【居久屋課程筆記】教孩子看懂世界!從社會科學思維到資料查證的教學魔法

圖片
🎯 走進社會科教學現場:讓資料力成為思辨力的起點 在這場由新北光華國小陳香吟老師主講的講座中,我像是重新認識了「社會科」這門課。它不再只是歷史年代與地理地名的背誦,而是引導孩子打開眼界,練習查證、辯證與思考。我也驚覺,身為老師的我們,其實肩負著孩子「成為有世界觀的公民」的起點。 這堂課提醒了我:社會科是啟動學生「證據力」與「同理心」的教學場域,也是價值觀養成的第一站。 🔍 不是Google一下就好:證據力的第一課 「查資料」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往往就是在搜尋欄輸入句子、點開第一則結果。香吟老師用生活化的例子提醒我們:Google 不等於查證,搜尋引擎後面的結果,其實藏著無數立場與傾向。她讓學生從三個不同來源: 政府、學界與民間 進行「三角檢證」,逐步理解何謂證據力、什麼是可靠資訊。 她甚至舉了「吸管使用分析」的例子,示範如何帶學生拆解資料的來源與立場,從「點進連結」到「批判性分析」,讓查資料不再是滑過畫面,而是一場主動出擊的學習。 📖 資料閱讀也能訓練:長文不怕,只怕沒有方法 在孩子眼中,一篇長文往往成了「無字天書」。但香吟老師設計的方法卻讓我眼睛一亮——她請孩子在段落旁邊標註「原因、影響、方法、結果」等小字,引導學生主動梳理文本邏輯。 這不僅提升閱讀理解,更奠定他們未來面對真實世界中龐大資訊時,仍能 保持邏輯、抓住關鍵 的能力。她稱之為「閱讀策略裡的分類練習」,目的是幫助孩子訓練思考結構感。 就像她說的:「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有標題,但每一段話背後都有一個邏輯。」這種訓練,讓學生能自己釐清資料與觀點的層次。 🤖 AI不會取代老師,會的是擴增孩子的思辨半徑 「小學生能用AI嗎?」這個問題常被提起,而香吟老師給出最精彩的回應。她不僅讓孩子使用ChatGPT、Bing等AI查詢,更強調比對資料來源,進行交叉驗證。原來,AI不是終點,而是入口—— 它打開的是資訊分析與自我判斷的大門 。 她分享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練習方式: 每個學生用三種AI工具,查詢同一個主題 ,再記錄資料異同與出處,形成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活動設計,不但讓孩子更熟悉AI工具,也讓他們建立起「不輕信單一資訊」的判斷習慣。 🏛️ 圖書館裡的世界觀:站上資料的肩膀看見更遠 如果說網路像是浮在水面上的資料泡沫,那麼國圖、北市圖與國臺圖就是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