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久屋課程筆記】新世代閱讀選擇:深入解析得報平臺的教學魔法與設計巧思

新世代閱讀選擇:深入解析得報平臺的教學魔法與設計巧思

🌟 新世代閱讀超展開:我在得報平臺看見的可能


📚 不是多看一篇,而是學會閱讀的方法

還記得那天晚上,在《居久屋微醺夜》的燈光下,我靜靜地聽著欣希教授娓娓道來「得報」平臺的誕生故事。那不是一場產品介紹,而是一場關於閱讀、關於孩子、關於教學方法的熱情告白。

得報不是資訊堆疊的資料庫,而是為這個世代的孩子量身打造的學習場域。它從「方法」出發,用閱讀養成感受力、思考力與表達力。我聽著,心裡一次又一次被點燃:原來閱讀不只是讀懂,更是去感受、去思辨、去表達。


🖼️ 美感設計的第一印象,打開了互動的魔法門

「歡迎來到得報,這一期的主題是……」還沒點開文章,我就被那張設計感滿滿的封面圖吸引。原來,得報從一進站就開始說故事。圖像裡藏著謎語、小問號,勾起了好奇心,這些細節,不只是視覺吸引,更是在訓練孩子的觀察與探索力。

接著我看到主題探索窗、學習啟安館、創世研究院、書海奇遇與世界觀察塔……這些命名也太浪漫了吧!這根本是用遊戲的思維在設計閱讀場域!


🧠 教孩子方法,而不是只塞給他文章

得報的核心理念,不是「多看」,而是「學會看」。我最喜歡欣希教授說的那句話:「有時候,不是先有興趣才有能力,而是教會方法,能力提升了,孩子才會喜歡閱讀。」

這句話打中我——我們總期待孩子自動自發、愛上閱讀,可我們真的有教他們「怎麼讀」嗎?得報不只是有文章,還搭配多元任務:像「聽說劇場」會要求孩子朗讀文章、上傳音檔,由 AI 評分並給予回饋,甚至提出改善建議。這才是真正的教學設計!


🎯 任務設計超細緻,自主閱讀不再放牛吃草

暑假來了怎麼辦?得報設計了「閱讀地圖任務」!孩子根據生日選文章、根據喜好選作家,進行八個小挑戰,完全 gamification 的設計,讓孩子有選擇權,同時廣泛接觸不同類型文本。

最感動的是那個「故事轉折任務」:讀完一篇故事,請孩子找出轉折點並改寫結局,然後由 AI 給分、給回饋。這是創意與理解力的結合,也是寫作訓練的黃金橋段!


🧩 金幣制度:讓參與變成貢獻,讓獎勵變成影響力

得報的金幣制度超有哲學!不是比誰分數高,而是鼓勵「參與」與「再挑戰」。欣希教授說得太美了:「第一次只有一分沒關係,再做一次,我給你金幣。」這就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更棒的是,孩子不只是被動答題者,還可以出題、給回饋,甚至許願。金幣可以兌換的,不是文具,而是一次向阿亮校長許願的機會!這不只是一個網站,這是一座「閱讀的社群聚落」。


🧠 差異化與難易度分級,讓每個孩子都能出發

得報將文章難度分為一星、兩星、三星,並鼓勵高年級生讀給低年級生聽。這個設計超越「年段」分類的刻板框架,更貼近「經驗取向」的學習邏輯。

孩子不再是被一套題本綁死的機器,而是能根據自己狀態選擇任務的主體。這就是差異化教學的實踐!


💻 平臺功能滿滿,老師也能優雅地推閱讀

欣希教授強調「老師要優雅!」所以得報設計了許多貼心功能:文章可下載 PDF,學習單是可愛的「記錄單」,每篇文章搭配教學影片,還有朗讀音檔與 AI 評分。

未來還能串接 OpenID,讓老師直接派任務給學生,甚至提供紙本閱讀轉化的 Word 版本。這根本是「數位閱讀的理想國」!


🙌 得報,是一個獻給教育與生命的禮物

最後一段,欣希教授提到「這個平臺是做給永偉哥的」,我瞬間紅了眼眶。原來,得報背後有一個生命的承諾。這不是冷冰冰的技術專案,而是一份對教育、對孩子、對信念的熱血實踐。

得報,是從閱讀方法出發、以感受力為核心、用美感包裝的創新教學平臺。我深信它不只是孩子的閱讀選擇,更是我們這一代老師的教學武器。


💖 喜歡我們的課程嗎?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學科教學知識與科技應用,歡迎訂閱謙懿科技 YouTube 頻道,記得按讚追蹤我們的節目,一起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居久屋課程筆記:AI備課全攻略!ChatEverywhere V2.0 教師最強密技一次學會

居久屋課程筆記:弄懂基準量與比較量,讓數學更清晰,讓學習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