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久屋課程筆記】議論文教學實務分享:從繪本、時事到課文的完整教學歷程
議論文教學實務分享:從繪本、時事到課文的完整教學歷程 🔧 意外開場:冷氣罷工也擋不住我的熱情 就在《居久屋微醺夜》第31集開錄的那晚,我狼狽地換了間房間上線,只因冷氣臨時罷工。手忙腳亂間,筆電移動、位置調整,我一邊喘著氣一邊慶幸:幸好不是直播中途滴水,不然就尷尬了。這樣的混亂反而讓我更堅定,要把今晚的議題——議論文教學的教學歷程與方法,完整且有熱度地分享給大家! 📘 從一本書談起:「寫作課玩個夠」的誕生 雖然主題是議論文教學,但我想從新書說起。我的新書《寫作課玩個夠》其實正是這些年累積的實作經驗整合。不只是卡牌、繪本、活動設計、遊戲轉化,它涵蓋了從低到高年級如何啟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與實戰練習,讓「寫作不再是痛苦,而是可能」成為課堂的日常。 🚂 什麼是議論文?一台有力的「想法列車」 我總喜歡用一台小火車來比喻議論文的本質。火車頭代表你的立場與觀點,而車廂是一節節的理由與論據,車廂越豐富、連結越強,這列火車才能跑得穩、跑得遠。議論文最關鍵的,就是讓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主張,並提出讓人信服的支持理由。 🔍 用地震例子切分三大文體 我用「地震」這個主題區分三種文體最清楚:若著重感受與歷程,是記敘文;若解釋地震原理,是說明文;若提出觀點,如「台灣防災是否足夠」,則是議論文。這樣的比較讓孩子明確理解三文體間的差異。 🧠 學會分辨事實與觀點,是議論文的基本功 學生必須學會分辨「事實」與「觀點」,如「太平洋是最大海洋」是事實,「海很療癒」則是觀點。理解這一點,是孩子建立有力論點的起點。 🦊 狐狸真的狡猾嗎?讓繪本挑戰既定思維 我使用顛覆傳統印象的繪本,讓孩子重新看待「壞角色」的定位。觀點不是絕對的,當我們懂得反思與對照,我們的思考範圍也將更寬廣。 📊 零用錢大作戰:用圖像說服你媽加零用錢 繪本《小圖和小顏》成了我引導孩子理解「說服力道」的起點。學生分析各種說服方式:抱怨、情緒、統計圖、對比圖表……最後理解「有理有據」才是最強說服術。 🎨 用畫圖也能寫議論文 學生以圖像傳達觀點,例如畫 LINE 群組表達「反對延後上課」、畫制服統計圖支持「改制服」。我發現圖像是孩子思考的延伸,也是觀點的另一種語言。 🗞 讀懂新聞才有觀點:結合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