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久屋課程筆記:用故事連結歷史:讓學生愛上歷史思維!
嘿!大家好!今天的 「居久屋微醺夜」 直播課程,讓我對 歷史思維教學 有了全新的啟發!這一集由 新北光華國小 陳香吟老師 帶領我們探索 如何運用故事化敘事,讓學生進入歷史場景,培養真正的歷史思維!
歷史,不只是死背時間、事件、人物,而是要 讓學生理解事件發生的脈絡,並透過不同的視角,訓練他們分析、推理,甚至評價歷史。這堂課真的超級精彩,不只分享了 如何透過故事讓學生「穿越時空」理解歷史,還示範了 如何運用科技工具,讓歷史課變得更生動、更有參與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堂 顛覆傳統歷史教學的精華課程!🚀
📌 歷史思維是什麼?為什麼重要?
過去我們學歷史,常常就是「時間 + 事件 + 人物 = 背誦公式」,但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記住的只是一堆枯燥的數字,而不是「歷史的意義」。
那麼,什麼是歷史思維?陳香吟老師這樣說:
「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件,經由後人的解釋,才成為歷史!」
換句話說,歷史不只是事實的記錄,更重要的是 理解為什麼這些事件發生、如何影響社會、不同時代的人如何解讀這些事件。我們不只是教學生「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更要 培養他們思考歷史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分析、批判,甚至建構自己的歷史觀!
這就帶出了今天課程的兩大重點:
✅ 如何用「故事化敘事」讓學生產生興趣?
✅ 如何透過「可視化思考」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歷史?
📌 第一部分:用故事敘事打開歷史的窗
🎯 敘事 vs. 故事,有什麼不同?
「故事」可以虛構、改編,但「敘事」則需要建立在史實基礎上。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在設計歷史教學時,不能只是講一個精彩的故事,而是要讓學生理解 事件的脈絡、因果關係,並且學會分析其中的細節!
📖 如何讓歷史變得更有「畫面感」?
陳老師分享了一個 超實用的歷史教學技巧——讓學生「穿越時空」,進入歷史場景!這不只是講故事,而是讓學生「身歷其境」,感受當時人的選擇與困境,這樣他們才會真正投入歷史學習!
🔹 讓學生進入歷史場景的方法:
✅ 創造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 —— 讓學生跟隨一位歷史人物的視角,看見他如何做決策。
✅ 用具體的場景描述,讓學生「看到」歷史 —— 例如:「烈日當空,汗水從林爽文的額頭滴落,他望向前方密密麻麻的清軍,心裡盤算著下一步……」這樣的描述,會讓學生更容易融入歷史事件!
✅ 運用漫畫、繪本、動畫來補充史實細節 —— 相較於生硬的文字,這些媒介更能吸引學生注意!
📌 第二部分:讓歷史思考「可視化」!
歷史思維不是抽象的,而是可以「看得見」的!
這堂課中,陳老師特別強調「思考可視化」,並示範了兩種方法來幫助學生建構歷史概念:
🖼 靜態可視化:用「線段圖」解釋歷史事件
歷史事件常常跨越很長的時間,學生容易搞混因果關係。因此,畫出「時間線」或「因果關係圖」,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歷史脈絡,讓他們更容易理解事件之間的連結!
📌 例如:「林爽文事件」——
🔹 起因:清朝對台灣的統治方式,導致民變發生。
🔹 經過:林爽文起義、進攻台灣府城、清軍鎮壓。
🔹 結果:清朝強化對台灣的管制。
這種 視覺化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用更直觀的方式理解歷史,避免他們死記硬背而失去學習動機!
🎭 動態可視化:角色扮演 & 小記者播報!
如果說「靜態可視化」是幫助學生整理資訊,那麼「動態可視化」則是讓學生 親自體驗歷史,發展自己的觀點!
✅ 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歷史人物,演繹不同的立場!
想像一下,當學生親自演出「鄭成功 VS. 荷蘭人」,他們不再只是聽老師講解,而是要思考:「如果我是鄭成功,我會怎麼決定?」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不同角色的立場與背景!
✅ 小記者播報歷史事件!
陳老師還示範了 「歷史新聞播報」,讓學生用 Podcast 的方式,播報他們研究過的歷史事件!這樣的學習活動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也讓他們對歷史內容更有掌握!
📌 結語:讓學生從「死記」變「思考」!
這堂課最大的啟發就是——歷史不是「讀」的,而是「體驗」的!
✅ 透過故事化敘事,讓學生沉浸在歷史中!
✅ 用可視化工具,幫助學生釐清歷史脈絡!
✅ 讓學生透過角色扮演、新聞播報,發展自己的歷史觀點!
這種教學方式,不只是讓學生更喜歡歷史,更能夠幫助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你是老師、家長,或者對歷史教學有興趣,一定要試試這些方法,讓學生愛上歷史,真正培養歷史思維!
📌 喜歡居久屋微醺夜的直播課程嗎?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學科教學知識與科技應用,歡迎訂閱 謙懿科技 Youtube 頻道,記得按讚追蹤我們的節目,一起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 謙懿科技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morganfang0905
👉 更多精彩筆記與教學分享,請見:ㄚ亮笑長練功坊Blog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