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聊聊 EP118. 有感學習經驗:數學不會,怎麼學會 ft. 許扶堂

數學,這門學科在許多孩子心中常被視為夢魘。作為一位從事國小數學教學超過二十年的老師,我深刻體會到許多學生學習數學的困難與挫折。本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許扶堂主任多年來在基層教學的寶貴經驗,探討如何讓孩子不只會算數,更能理解數學背後的思考邏輯,並透過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讓數學變得有感、具意義。

從教學現場到數學輔導——許扶堂主任的教學歷程

許扶堂主任畢業後,投入國小教學長達16年,並擔任5年主任,期間他發現國小數學教育的教師相對稀少,自己也逐漸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退休後,他仍持續在夢N協助老師,透過線上社群,每月與一至六年級的老師們分享數學教學心得,幫助老師們解決教學上的困難。

他認為,數學教育最核心的是思考能力的培養,因為數學本質就是思考的學問。「沒有思考就沒有數學」,這句話道出了教學的真諦。過去的教學模式,往往只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被動聽講,對於聰明的孩子可能有幫助,但對大多數學生而言,並沒有真正理解數學的本質。

數學教學的挑戰:讓孩子學會思考,而非只是模仿步驟

許主任談到,數學教學中最令學生頭痛的部分莫過於除法。他舉出一個經典的例子:532除以4,學生們常常只是模仿老師的步驟,卻無法理解為何要這樣做。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過程毫無感覺,只是機械地完成計算,無法真正掌握數字背後的意義。

為此,他設計了一個「分錢活動」,將抽象的除法概念轉化為生活中「把錢分給四個人,每人要拿多少錢」的遊戲。孩子們分組進行,透過實物操作,理解每個數字代表的意義,並用白話文描述整個過程。這種活動讓學生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慢慢體會數學的邏輯,而非死背公式。

在這個活動中,當出現「一張100元不能平均分給4個人」的問題時,學生們會思考如何解決,比如拿去換成小面額的錢幣,這正是餘數的概念。這樣的教學不僅讓學生懂得計算,更讓他們能說出「為什麼要這麼做」,真正做到「說數學」,而非只是「算數學」。

白話文教學法:讓數學變得有溫度與意義

許主任近年來將多年教學心得集結成書,書名為《數學不會,怎麼學會》。他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更多老師能用白話文教學,讓學生理解每一個數學概念,並能自己思考、自己解題。

書中從一年級第一單元到六年級最後一單元,涵蓋108課綱的所有內容,並針對每個單元提供教學重點、教具準備以及關鍵提問策略。這些提問能引導學生一步步釐清數學問題,從生活中理解數學的意義,而非死背公式與步驟。

數學思考的養成:從說數學開始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加減法題目:「媽媽給了我七顆糖果,我吃掉三顆,還剩下幾顆?」許多孩子會將算式寫成3-7=4,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問題的意義。

許主任強調,要讓孩子「說數學」,用語言描述數學動作,例如「吃掉三顆」就是減法的意義。透過這樣的語言表達,孩子才會明白數學符號背後的故事,也能避免誤用運算符號。

此外,老師們常常禁止孩子在算式中刪減數字,卻忽略了這樣的規定可能會害了學生。許主任認為,數學的重點在於理解概念,而非死守規則。他鼓勵老師們透過生活情境、繪圖等方式,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數學,這樣才能真正學會數學。

數學教學的螺旋性與生活化應用

數學的概念是螺旋上升的,前期基礎的概念雖然學得慢,但為日後更高階的數學打下基礎。許主任分享,當孩子逐漸建立起基本概念後,後續的學習就會變得順利許多。

他舉出高年級的平均速率問題,指出許多人誤以為平均速率是(a+b)除以2,事實上這是錯誤的。透過設計真實且有趣的生活情境,例如汽車行駛不同速度的故事,引導學生反思計算結果是否合理,讓孩子學會用數學思考生活中的問題,而非只會套公式。

教學手冊與創意教學的推廣

許主任目前正著手出版一系列教學手冊,針對各年級數學課程提供白話文教學指引,包含教學重點、關鍵提問、教具準備與創意教學建議。他希望這些資源能幫助老師減輕備課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在他看來,教學不應該只是照本宣科,而是要不斷創新,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透過白話文與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老師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數學,培養真正的數學思考能力。

結語:教數學,不只教會算,更要教會說與思考

透過與許扶堂主任的對談,我深刻體會到數學教學的真正意義不只是教孩子算數,而是教孩子理解數學的本質,學會思考、表達與解決問題。當孩子能清楚說出自己的邏輯過程,即使答案不完美,也代表他們真正掌握了數學。

如果你是老師或家長,想幫助孩子學好數學,請記得:教學的關鍵在於「說數學」與「有感學習」。讓孩子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的意義,才能真正走出數學的陰霾,迎向有趣又充滿挑戰的數學世界。

歡迎大家支持許扶堂主任的教學理念,並期待他的書籍《數學不會,怎麼學會》盡快出版,為台灣數學教育注入更多活力與創新。

喜歡噗噗聊聊嗎?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教育及Podcast的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節目,一起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居久屋課程筆記】當教育遇上法律:老師該如何自保?這些原則你一定要知道!

【居久屋課程筆記】新世代閱讀選擇:深入解析得報平臺的教學魔法與設計巧思

【居久屋課程筆記】GPT提示詞高手的魔法練成術:居久屋微醺夜的創作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