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Podcast」標籤的文章

【居久屋課程筆記】學生也能製作的線上策展:族群節慶 podcast 製作技巧

圖片
國小生也能線上策展!居久屋揭秘Podcast製作與AI寫稿的教學魔法 嗨,各位熱愛學習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香吟!這次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超級有趣又充滿能量的教學新發現!在社會學科的教學現場,我一直有個感受:會來聽我分享的,要不是對社會科有滿腔熱情,就是被我們少見的主題給牢牢吸引。雖然我不是數位科技的行家,但我敢拍胸脯保證,這些數位工具真的讓社會科教學變得「超、好、玩」!這一次,我要揭露我們國小學生是如何自己動手做 podcast,而且是「不用我後製,他們自己就會製作」的超強秘訣!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麼魔法讓孩子們的學習成果「看!得!見!」 告別老師主導的「學習展演」:讓孩子成為策展主角! 以前,我們總希望學完課程後,能有實體的學習成果展現,像是展覽、發表會,讓努力看得見。但漸漸我發現,這些成果對孩子而言,有時感覺像是「老師要我做的」,與他們自身連結薄弱,甚至只有少數「乖乖牌」學生參與,讓成果的意義大打折扣。大概在三年前,當我們學校成為教育部的媒體素養基地學校時,我就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讓小學生自己來策展?讓他們從自己的問題意識、自己的想法出發,結合課本知識,創造出屬於他們的學習成果? 這個改變的重點在於:我們希望孩子做這些活動,不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是因為這件事能帶給他們「快樂」、產生「成就感」,甚至讓他們覺得「我能改變世界」!這種內在的驅動,正是我們推動「策展式學習」的核心。讓學習成果不再只是老師的「政績」,而是孩子們自信發光的舞台! 小小孩也能做策展?「找到共鳴點」是關鍵!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策展對大人來說都需要提案、主題分享,小孩子怎麼可能做到?要他們敘說一個事件、講出獨特之處,實在太困難了!但我要說,只要找對方法,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對孩子有意義的成果展現。我們的目標很明確: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講述,而且他們想說、說出來的東西,要能對社會產生正向改變。這就是我們透過數位科技,讓學生聲音被聽見的方式。 那麼,如何找到孩子們的「共鳴點」呢?就像大人在做節目邀請來賓時會做「背調」,找到大眾好奇、少見或關心的論點一樣,小孩子也需要找到他們感興趣的。一開始,孩子們的共鳴點可能會比較侷限,例如他們對於「取綽號」、「語言霸凌」等議題充滿熱情,...

噗噗聊聊 EP113:美從髮型開始~小壁虎的髮型革命

圖片
美從髮型開始:小壁虎的髮型革命 你是否也常站在鏡子前煩惱:「我到底適合什麼樣的髮型?」這一集的《噗噗聊聊》小壁虎全招啦單元,完全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作為主持人的我(小壁虎),決定來跟大家分享我多年來追求完美髮型的心得,從設計師的挑選、臉型與髮型的搭配,到日常整理維持技巧,一次通通給你! 從小到大,我就是美髮小高手! 我從小就是家中大姊,必須負責幫妹妹們綁頭髮,也因此練就了一身好手藝。不只會編辮子,還會觀察髮廊阿姨怎麼綁頭髮,回家偷偷模仿。長大後,即使每天教書再忙,我也一定準時換髮型。因為我相信: 髮型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與氣場! 設計師有多重要?選對人比什麼都重要! 你可能會問:「設計師不就是剪頭髮的嗎?」錯!我挑設計師可是有SOP的! 從洗頭觀察環境與設計師氣場開始,再進階到剪髮、溝通風格、討論設計思維。我最怕那種話多或隨便應付的設計師。找到一位願意根據我的臉型、髮質去設計髮型的好設計師,我會緊緊抓住不放——像我現在這位設計師,已經跟隨我超過二十年! 臉型與髮型的魔法配對術 很多人會覺得:「我臉圓不適合短髮」、「我額頭高不能露額」,但其實這些都是迷思。 好的設計師會根據你臉部的比例,幫你找出該遮、該露的重點 。 我自己試過遮臉的瀏海,結果被我媽笑像鬼。但後來設計師建議我露額頭,反而精神百倍、看起來更有朝氣。原來選對部分露出的髮型,比全遮來得更修飾五官! 信任專業,髮型才能更出彩 我以前也曾質疑設計師的建議,結果就是「自己決定,自己後悔」。後來我學會: 乾脆全部交給專業! 設計師學了新技法、新染髮藥劑,只要他說適合我,我都會說:「好啊!來吧!」這也讓我擁有很多不同風格的髮型,自己看了都滿意,更常被學生與同事稱讚呢! 維持髮型的3大秘訣公開! 學會正確吹整 :剪完髮後,我一定會觀察設計師如何吹整、如何撥髮,回家照著做才不會髮型跑掉。 挑對造型品與工具 :尤其是燙髮後,一定要有「烘罩」,才能維持捲度與蓬鬆感。造型品也要選Salon專業款,不要亂買。 吹乾是基本功 :洗完頭不吹乾,頭髮會變形、扁塌,隔天怎麼抓都沒救。 尤其是頭頂與後腦勺,一定要蓬才有精神! 髮型,真的會改變你的運氣! 我一直相信外在改變能帶來內在力量。每次髮型換新,我的氣場也會跟著提升,甚至連學生與家長都會說:「老...

噗噗聊聊 EP100~主持人記憶力大考驗

圖片
💯 100集了!我們真的做到了! 這一集的《噗噗聊聊》特別不一樣,因為我們迎來了節目的第100集!這個節目,從一開始的試水溫,到現在竟然已經累積了這麼多內容,甚至陪伴大家度過了快兩年的時間。想想當時錄製第一集時的忐忑,如今竟然站在了這個里程碑上,真的讓人既驚喜又感動! 這一集,我們決定來點不一樣的—— 「主持人記憶力大考驗」 ,透過 ChatGPT 隨機抽取過去 99 集的內容,考驗我們這兩位主持人對節目的熟悉程度。究竟誰的記憶力比較強?誰又是記憶力堪憂的那一方?結果絕對讓你意想不到! 🎲 遊戲規則:AI 出題,主持人 PK 記憶力! 為了慶祝 100 集,我們決定來場趣味挑戰,由噗小編隨機挑選過去節目的問題,讓我們這兩位主持人——ㄚ亮笑長 & 小壁虎老師來 PK,看看誰記得最多節目內容! 遊戲開始前,我們兩個互相「信心喊話」: 小壁虎 :「這場比賽,我一定會贏!」 ㄚ亮笑長 :「你輸比較沒面子還是我輸比較沒面子?」 結果呢?從第一題開始就炸裂了! AI 居然把「媽祖」錯認成「媽媽」 ,直接讓我們笑翻!這讓人不禁懷疑:我們到底是在測驗記憶力,還是在測驗 AI 的「理解力」?😂 🎤 回顧經典集數,測試主持人「到底有沒有在聽」! 遊戲一題一題進行,考驗我們對來賓的故事、主題與金句的記憶力。以下是一些 最讓我們驚訝 & 爆笑的題目 : 🔥【第24集】數位實驗高中:非北北基學生怎麼上課? ㄚ亮笑長:「線上同步上課!」 噗小編:「還有另一種方式呢?」 小壁虎:「嗯……固定時間回學校上課?」 噗小編:「答對了!」 這一題讓我們回憶起當時的訪談內容,讓我們再次佩服數位學習的無限可能! 📢【第53集】爆紅 IG,7 天內觸及多少人? 答案是 160 萬次! 這個數字一出來,所有人都驚呆了!我們苦心經營《噗噗聊聊》好久,粉絲數才六千多,但這位來賓竟然隨手發 IG 內容,就觸及 160 萬人?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流量密碼啊!😱 這一題不僅讓我們驚嘆來賓的影響力,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內容行銷的策略。 🐍【第66集】學生發現什麼蛇,讓老師覺得超漂亮? ㄚ亮笑長:「黑眉錦蛇!」(秒答!) 這一集的來賓是 謝基煌主任 ,他帶著學生探索生態,發現這條美麗的蛇,這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戶外教育的魅力。 🍽【第4...

噗噗聊聊 EP92~番茄小語:帶著孩子一起玩podcast

圖片
在本集的《噗噗聊聊》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來自羅東成功國小的張芳嫺老師。芳嫺老師在班上帶領孩子們錄製Podcast,這不僅是一個創新的教學方式,更是班級經營的一種新嘗試。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她的經驗與見解。 關於芳嫺老師 芳嫺老師在教學界已有18年的經驗,最初在五結鄉的小學任教,後來調到成功國小。她與小壁虎老師的友誼讓她踏上了這段Podcast的旅程。芳嫺老師提到,最初對於Podcast的了解並不深,直到接觸到了小壁虎老師的圖書館頻Podcast頻道,才開始有了錄製的想法。 開始錄製Podcast的契機 芳嫺老師分享了她在班上錄製Podcast的起步。她提到,當她開始錄製時,並沒有過多考慮節目的精緻度,而是專注於傳遞知識與經驗。她的第一集錄製過程中,甚至有她女兒的聲音意外出現,這讓她更加覺得錄製是一個輕鬆有趣的過程。 班級經營的創新方式 透過Podcast,芳嫺老師能夠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她提到,班級經營的過程中,學生們會因為錄製而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也減少了課堂上的誤會和衝突。 反思與學習 在錄製的過程中,芳嫺老師也讓學生們學會了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她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並在錄製中討論如何處理衝突。這樣的互動不僅增進了學生之間的理解,也讓他們在錄製後能夠反思自己的行為。 家長的參與與支持 芳嫺老師提到,家長對於孩子參與Podcast的反應非常正面。他們不僅支持孩子的錄製,還會積極詢問如何收聽節目。這種支持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鼓勵,並在學習上更加積極。 結論:教育的無限可能 芳嫺老師的經驗告訴我們,透過創新的方式如Podcast,不僅能增進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促進班級的和諧。教育的形式是多樣的,透過這樣的平台,我們能夠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生動。 喜歡噗噗聊聊嗎?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教育及Podcast的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節目,一起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噗噗聊聊粉絲專頁: 噗噗聊聊FB 噗噗聊聊Youtube: 噗噗聊聊YT 噗噗聊聊Podcast: 噗噗聊聊Podcast ㄚ亮笑長練功坊Blog: ㄚ亮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