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5的文章

居久屋課程筆記:用故事連結歷史:讓學生愛上歷史思維!

圖片
嘿!大家好!今天的 「居久屋微醺夜」 直播課程,讓我對 歷史思維教學 有了全新的啟發!這一集由 新北光華國小 陳香吟老師 帶領我們探索 如何運用故事化敘事,讓學生進入歷史場景,培養真正的歷史思維 ! 歷史,不只是死背時間、事件、人物,而是要 讓學生理解事件發生的脈絡,並透過不同的視角,訓練他們分析、推理,甚至評價歷史 。這堂課真的超級精彩,不只分享了 如何透過故事讓學生「穿越時空」理解歷史 ,還示範了 如何運用科技工具,讓歷史課變得更生動、更有參與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堂 顛覆傳統歷史教學的精華課程 !🚀 📌 歷史思維是什麼?為什麼重要? 過去我們學歷史,常常就是「 時間 + 事件 + 人物 = 背誦公式 」,但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記住的只是一堆枯燥的數字,而不是「 歷史的意義 」。 那麼,什麼是歷史思維?陳香吟老師這樣說: 「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件,經由後人的解釋,才成為歷史!」 換句話說,歷史不只是事實的記錄,更重要的是 理解為什麼這些事件發生、如何影響社會、不同時代的人如何解讀這些事件 。我們不只是教學生「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更要 培養他們思考歷史的能力 ,讓他們能夠分析、批判,甚至建構自己的歷史觀! 這就帶出了今天課程的兩大重點: ✅ 如何用「故事化敘事」讓學生產生興趣? ✅ 如何透過「可視化思考」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歷史? 📌 第一部分:用故事敘事打開歷史的窗 🎯 敘事 vs. 故事,有什麼不同? 「故事」可以虛構、改編,但「敘事」則需要 建立在史實基礎上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在設計歷史教學時,不能只是講一個精彩的故事,而是要讓學生理解 事件的脈絡、因果關係 ,並且學會分析其中的細節! 📖 如何讓歷史變得更有「畫面感」? 陳老師分享了一個 超實用的歷史教學技巧 ——讓學生「穿越時空」,進入歷史場景!這不只是講故事,而是 讓學生「身歷其境」,感受當時人的選擇與困境 ,這樣他們才會真正投入歷史學習! 🔹 讓學生進入歷史場景的方法: ✅ 創造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 —— 讓學生跟隨一位歷史人物的視角,看見他如何做決策。 ✅ 用具體的場景描述,讓學生「看到」歷史 —— 例如:「烈日當空,汗水從林爽文的額頭滴落,他望向前方密密麻麻的清軍,心裡盤算著下一步……」這樣的描述,會讓學生更容易融入歷史事件! ✅ ...

居久屋課程筆記:用 Padlet Sandbox 玩出學習新高度!

圖片
身為一名熱愛教育科技的講師,每次參與《居久屋微醺夜》的直播課程,都讓我有滿滿的收穫!這次的特別場,我們一起探索了 Padlet Sandbox ,一個讓教學更直覺、更有趣的數位工具。這場課程不僅介紹了 Sandbox 的三種應用方式 ,還透過 實際操作 讓我們親身體驗它的強大功能。 什麼是 Padlet Sandbox? Padlet Sandbox 是 Padlet 於去年推出的 互動式白板功能 ,有點像 Google Jamboard,但功能更豐富,特別適合 小組合作、個人作業 以及 班級互動 。它讓老師能夠即時看到學生的回應,無論是手寫筆記、圖片上傳、錄音錄影,全都可以一站完成! 這場課程,我們學到了 Sandbox 的 三大應用模式 : ✅ 整個沙盒共用模式 —— 適合即時互動、全班共享 ✅ 分組模式 —— 讓小組討論更有條理 ✅ 個別作業模式 —— 學生可獨立完成學習單,老師可即時批改 每一種模式都有它的獨特性,而這堂課最棒的地方就是 實作演練 ,讓我們親手操作,不只是聽懂,而是 真正學會!   模式 1:整個沙盒共用——讓教室變成數位塗鴉場! 一開始,ㄚ亮笑長帶領大家 掃描 QR Code 進入 Padlet Sandbox ,並邀請大家在畫布上簽名! 🎨 體驗亮點: 無須登入即可參與,適合即時課堂互動 所有人共享同一個畫布,能看見彼此的筆跡與創作 內建簡單的畫筆工具,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創意 應用場景:  數學課可以讓學生一起解題  國文課可以進行即時腦力激盪  美術課可以讓學生創作接龍畫 但!這種模式的 挑戰 在於 過於開放可能導致混亂 ,所以老師要適時引導,讓學生保持紀律。 模式 2:分組模式——協作學習的最佳助手! 接下來,我們進行了 分組挑戰 !這次每組人員進入各自的 Padlet 沙盒,每個小組負責一個主題,透過拍照、錄音、AI 畫圖等方式呈現內容。 📌 體驗亮點: 老師能夠將學生分組,讓各組有自己的空間 可設定不同權限,確保組員間的互動 支援多種媒體內容,學生能夠 拍照、錄音、錄影、繪圖 應用場景:  社會課可以讓各組蒐集地方文化資料  科學課可以進行專題報告彙整 ...

居久屋課程筆記:弄懂基準量與比較量,讓數學更清晰,讓學習更高效!

圖片
嘿!大家好!今天的  「居酒屋微醺夜」 直播課程,帶大家深入探討了一個在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概念—— 基準量與比較量 !這個概念不僅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更是他們理解比例、比值、倍數關係的關鍵! 在這堂課裡,我們不只學到了數學概念,還探討了如何透過具體物、線段圖、科技工具來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次滿滿的學習亮點吧! 📌 為什麼基準量與比較量這麼重要? 在數學學習中,很多孩子會在「倍數」、「比值」這類題目上卡關,主要的問題在於: 他們不知道該把誰當基準量! 他們不清楚比較量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他們沒有養成比例思維,無法靈活應用! 因此,在這堂課裡,我們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循序漸進地建立這些數學基礎,確保學生能夠清楚區分 「誰是基準量」 、「 誰是比較量 」以及「 比值應該怎麼算? 」 📌 低年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低年級的孩子在學習數學時,最重要的是建立「數量關係」的概念。這時候老師們應該多問孩子: 誰比誰多?多多少? 誰比誰少?少多少? 透過具體物件(如積木、蘋果、小圓點),讓孩子實際「配對」數量,確保他們能夠視覺化地理解「比較」的概念。例如: ✅ 如果女生有 12 人,男生有 7 人,應該怎麼比較? ✅ 先將 7 個男生與 7 個女生配對,剩下的 5 個女生,就是比男生「多」的部分! 這樣的「一對一對應」練習,能幫助孩子真正理解「多多少」、「少多少」,也為未來的「基準量」學習奠定基礎! 📌 中年級:誰是誰的幾倍? 進入中年級後,數學開始涉及 倍數關係 ,這時候我們要幫助孩子理解: 「幾倍」表示的是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倍! 要確定基準量,然後透過乘法或除法計算倍數關係! 例如: 一包餅乾 20 元 ,一瓶果汁是餅乾的 3 倍 ,那果汁多少錢? ➡ 20 × 3 = 60 元 如果我們反過來問:「果汁的價格是餅乾的幾倍?」 ➡ 60 ÷ 20 = 3 倍 這裡的「倍數」與「除法」的關係,對孩子來說是個關鍵轉折點!只要理解「基準量 × 倍數 = 比較量」,未來學習比例就會更加順暢! 📌 高年級:基準量、比較量與比值 當孩子進入高年級,就會開始接觸 比值與比例 。這時候數學題目會變成這樣: 爸爸的腳長 30 公分,弟弟的...

居久屋課程筆記:Quizizz~隨時想來點什麼都可以

圖片
✨ 您的課堂互動夠有效嗎? 想像一下,您的學生上課時眼神閃閃發亮、積極參與,甚至課後還主動複習內容!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夢,而是數位教學工具 Quizziz 帶來的教學變革。Quizziz 不僅能活化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即時回饋,甚至支援非同步學習,讓測驗與評量變得更靈活。 🔍 數據亮點 :根據最新的教育科技研究,透過遊戲化學習,學生的學習動機能提升 30% 以上!如果您還在為了選擇數位工具而頭痛,這篇文章將幫助您掌握 Quizziz 的 核心功能與最佳應用策略 ,讓您的教學進入新境界。 📈 重點 1:數位工具的定位——輔助而非主導 核心概念 數位工具應該為教學服務,而不是讓教學迎合工具。 ⭐ 節目精彩片段 「有時候會為了工具而工具,但其實我們應該以學生學習為主體來決定如何運用數位工具。」 ✨ 主編觀點 Quizziz 的確是強大的教學輔助工具,但別讓它喧賓奪主!真正有效的教學策略,應該是 先設計學習目標,再選擇適合的工具 。試問: 您的課堂活動能讓學生主動思考嗎? 使用 Quizziz 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還是只是測試他們記得多少? 🔍 思考一下 :您是否曾經為了試用一款新工具,反而讓備課時間變長,甚至影響教學節奏呢? 📈 重點 2:Quizziz 的靈活性——同步、非同步、自動評量 核心概念 Quizziz 不僅適用於即時課堂互動,也能支援課後學習與個別化評量。 ⭐ 節目精彩片段 「我發現 Quizziz 的非同步模式真的很好用,可以讓學生邊看簡報邊進行小測驗。」 ✨ 主編觀點 Quizziz 不只是課堂測驗神器,更是學生自學的好幫手!它提供 同步模式 讓全班一起參與測驗,也支援 非同步模式 ,學生可在課後自行練習,甚至搭配 Google Classroom 或 LMS 平台,進行長期學習追蹤。 🔍 應用建議 : 同步互動 :用於課堂暖身活動、段落小結,增加學生參與感。 非同步學習 :讓學生按自己的步調學習,搭配影片或閱讀素材,進行深度學習。 💪 試試看 :下次上課前,試著先將 Quizziz 當成閱讀測驗工具,看看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度如何! 📈 重點 3:閱讀與數位評量的結合 核心概念 結合 Quizziz 互動題型,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

居久屋課程筆記:你怎能不學 Markdown?一次搞懂筆記超能力,讓你的文件變清楚!

圖片
你怎能不學 Markdown?讓筆記更專業、讓 AI 更懂你! 嘿!大家好! 今天我要來跟你們分享一個讓筆記 更清晰、更有層次、更高效 的超強技能—— Markdown !這一集 「茶米教你一點點」 ,邀請到了 沃克資訊 茶米老師 ,帶著我們 從零開始學 Markdown ,不僅完整介紹 Markdown 的基礎語法,還示範如何透過 Markdown 讓 AI 更好理解你的內容,提升工作與學習效率! Markdown 是什麼?為什麼你一定要學? 簡單易學: 幾個符號就能搞定標題、列表、加粗、超連結、圖片等功能! 支援超多平台: Notion、HackMD、Google Docs、Jupyter Notebook、GitHub README,甚至 AI(ChatGPT、Gemini)都支援 Markdown! 提升 AI 輸出內容的可讀性: 讓 ChatGPT 生成的內容格式更清楚,省去手動排版的麻煩! 超適合寫筆記與技術文件: 研究報告、簡報大綱、部落格文章、API 文件通通適用! Markdown 語法大解密!五分鐘上手 📌 基本格式 # 這是主標題 ## 這是副標題 ### 這是次標題 📌 文字強調 *這是斜體* **這是粗體** ***這是又粗又斜*** 📌 條列式列表 - 這是一個無序列表 - 這是另一個無序列表 1. 這是一個有序列表 2. 這是第二個有序列表 📌 表格 水果 數量 蘋果 5 香蕉 3 櫻桃 10 Markdown + AI,讓 ChatGPT 更懂...

噗噗聊聊 EP98~剛神駕到:你的科技線上客服來了!

圖片
每個學校裡總有這麼一位老師,無論是電腦當機、網路故障,還是操作軟體卡關,只要一聲求救,他總能神奇地幫你解決問題!這一集的《噗噗聊聊》,我們請來了這位「科技線上客服」——雲林縣成功國小的阿剛老師(張哲剛),聽他分享如何一路從資訊迷走到教育科技達人,並成為大家的「剛神」! 什麼都會的科技客服——阿剛老師的故事 阿剛老師自嘲自己是「科技界的線上客服」,不論是學校設備故障、軟體操作問題,甚至是最新的AI應用,他總能神速解決。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從大學時期開始,他就對電腦軟體充滿興趣,經常動手摸索、研究各種新科技。畢業後,他在雲林縣的學校擔任資訊相關的工作,逐漸累積了深厚的技術能力。隨著教育科技不斷發展,他的角色也從單純的資訊管理,變成了全校老師的技術顧問。每當老師們遇到問題,總是第一個想到他,甚至比官方客服還要快! 從Linux到AI,技術一路跟上時代 身為資訊專家,阿剛老師的學習之路相當多元。他早期因為推廣自由軟體而熟悉 Linux,接著因應學校需求,轉向 Windows 系統,開始接觸行動學習,從電子書包、平板教學到線上學習,他幾乎跟上了教育科技的每一波浪潮。 到了近年,AI 成為熱潮,他更是親自下場學習 ChatGPT、AI 編程,甚至開始利用 AI 幫自己寫程式。他笑稱自己原本完全不會寫程式,但靠著 AI 的幫助,他竟然能完成一個個功能強大的教學工具!這不僅幫助了他自己,也讓許多老師受益。 科技宅的部落格經營秘訣 除了在學校當「線上客服」,阿剛老師還是一位資深的部落客。他的部落格已經經營了 17、18 年,最早的文章甚至是分享烹飪課的筆記!但後來,他開始寫下許多科技相關的教學文章,幫助更多老師理解教育科技。 隨著時間推移,他發現寫文章需要大量時間,因此轉向錄製影片,把教學內容變得更直覺、更容易理解。這些影片不僅是幫助別人,還能幫助自己——有時候他也會回頭翻看自己拍過的影片,提醒自己當時學到的技巧! AI 讓「不會寫程式的人」也能寫程式?! 最讓人驚艷的,是阿剛老師如何運用 AI 來學習寫程式。他完全沒有正式的程式設計背景,卻透過 ChatGPT 與 AI 工具,逐步學會如何編寫簡單的 HTML、小型學習系統,甚至是讓老師們許願的客製化工具。 他的秘訣是什麼? 用最直白的語言向 AI 詢問需求 —— 不需要懂程式語法,只要把想做...

噗噗聊聊 EP97~奇幻生命旅程:從電腦玩家到校長

圖片
每個人的成長旅程都是一場奇幻冒險,而在這一集中,我們邀請到了一位擁有超狂背景的校長——台北市永建國小的林裕勝校長,來聊聊他如何從一名熱愛電腦的玩家,踏上教育之路,最終成為一校之長的精彩故事。 從電腦遊戲到學校領導 還記得你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時候嗎?裕勝校長在國二時,偶然在同學家中看到了一台單色螢幕的電腦,這場「一見鍾情」讓他從此踏入電腦的世界,開始自學程式設計。那個時代資訊並不普及,他只能靠著一本本《第三波雜誌》摸索,寫程式、組裝電腦,甚至因此考試失利。 但人生的轉折往往來自「意外」。裕勝校長雖然沒考上當時大家認為的「前三志願」,卻進入了師專,而這反倒成為他的關鍵契機。師專自由的學習環境,讓他更有空間發展自己的興趣,甚至在電腦課上,自己教老師如何使用電腦! 一步步踏入教育的核心 畢業後,他在新北市與台北市擔任教師,剛進入台北市時,正值校務行政資訊化的開始,他的資訊專長讓他很快成為資訊組長,進一步學習伺服器架設、網路管理,甚至自學 Linux、FreeBSD。他發現,學校的科技發展不僅影響行政效率,更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這段時間,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師們開始建立 BBS 平台,讓學生透過 BBS 交流,突破當時學校網路資源有限的限制。他們也自建 Proxy 伺服器,讓學生在有限的網路環境下,仍能體驗「上網」的學習方式。 從資訊教育到學校課程創新 然而,裕勝校長並未止步於資訊領域。他開始發現,資訊組長能做的事情終究有限,如果學校沒有合適的課程架構,再多的科技工具都只是表面功夫。於是,他開始進修課程設計,並在擔任教務主任時,學習如何建立完整的校訂課程。 當了校長之後,他更是全力推動學校轉型。他接手日新國小時,學校正面臨減班危機,許多學生都被家長轉到「明星學校」蓬萊國小。但他並沒有被困境擊倒,而是選擇以課程創新來翻轉學校。他提出「課程為核心」的改革策略,說服老師們調整彈性學習時間,讓日新的學生在國際教育、閱讀與科技應用上更具競爭力。 這樣的努力並非白費,幾年後,日新國小從減班危機逆勢成長,成為科技教育的領航學校,不僅連續五年額滿增班,甚至成為家長們搶著送孩子進來的熱門學校! 關於教育,裕勝校長的三大體悟 自主學習才是關鍵 :Eason 從小到大幾乎都是自學成長,這讓他深刻理解學生需要的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校發展靠...

噗噗聊聊 EP96~小壁虎出招:「說」清楚「寫」明白的招式

圖片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你明明講得很清楚,對方卻一頭霧水?或者你在LINE上傳訊息,結果對方卻誤解了你的意思?這些狀況可不只是偶然,而是語文表達上的小陷阱! 在這一集的《噗噗聊聊》中,我們請來了「小壁虎老師」,和大家分享讓溝通更加清晰、寫作更加有力的三大必殺技。無論你是老師、家長、學生,甚至是職場工作者,這些技巧都能讓你的表達更上一層樓! 第一招:角色扮演——搞清楚對象,說話才精準! 當我們在表達時,最重要的第一步是 確認對象 ! 小壁虎老師舉了自己的例子——她經營圖書館粉絲專頁,當她面對不同的讀者時,寫作的風格就會完全不同。 對家長說話 :重視學生的學習歷程,分享孩子的學校生活。 對老師說話 :專注於教學步驟與方法,提供具體的教學策略。 對社群行銷 :讓文章更有吸引力,像是新聞報導一樣,引起更多人關注。 這就像是在不同的場合換上不同的服裝——說話的對象不同,你的用詞、語氣、重點也要有所調整! 第二招:守住紅心——寫作就像射飛鏢,目標不清楚就歪樓! 你有沒有看過一些文章,讀到最後卻忘了它的重點?這就是因為「紅心」不夠明確! 「紅心」就是我們的核心主旨,無論你怎麼繞,最終都要圍繞著它回來。 🔸 舉個例子 :當你要寫給家長的LINE訊息時,請先問自己:「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希望對方理解哪一點?」如果只是發洩情緒,對方很可能會誤解你的意圖。 🔸 簡單三步驟確保紅心不歪 : 先確認自己要表達的重點 (如:希望家長提醒孩子準時交作業)。 寫完後回頭檢查 ,確保整篇文章沒有跑題。 避免過多不相關的內容 ,讓讀者能快速抓住重點。 「紅心」概念不只是適用於寫作,也適用於口語表達!無論是上台演講、主持會議,還是和學生溝通,都要牢牢鎖定你的核心訊息。 第三招:打造獨特風格——讓你的文字更有吸引力! 除了清楚的結構與目標,擁有「個人風格」也是讓人記住你的關鍵! 在這一集中,小壁虎老師舉了《風格練習》這本書的例子,它用99種不同的寫作風格來敘述同一件事,讓人驚嘆寫作的可能性有多寬廣。 風格怎麼培養? 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 :有人喜歡條列式,有人擅長說故事,找到你最順手的表達方式。 多閱讀、多模仿、多練習 :透過學習不同的寫作技巧,慢慢打造出自己的風格。 善用標點符號 :...

噗噗聊聊 EP95~教學分享:將美術班課程帶入藝術領域

圖片
歡迎來到今天的噗噗聊聊!今天我們邀請到來自宜蘭的萧維霆校長,他將與我們分享美術班的獨特經驗以及如何將這些課程帶入更廣泛的藝術領域。 美術班的資源與背景 萧校長提到,美術班的資源往往讓人感到遙不可及,許多人認為只有特殊班級才能獲得專業的藝術教育。然而,他強調,這些課程的實踐並不僅僅局限於美術班,普通班的學生同樣可以受益於這些藝術課程。 美術班的課程設計 在美術班中,學生們的考試內容包括現化、彩畫和立體造型等,這些科目不僅注重技術的掌握,也強調創意的發揮。萧校長提到,這些課程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環境中成長,並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跨領域的合作機會 萧校長強調,美術班的課程不僅限於藝術本身,還可以與其他領域如資訊科技、表演藝術等進行合作。這種跨領域的合作不僅讓學生的學習更具趣味性,也能拓展他們的視野。 家長的期望與孩子的興趣 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期望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方向。萧校長提到,許多家長希望孩子能進入美術班,但有時候孩子們對於這些期待不一定能夠理解。教育工作者需要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真正的興趣,而不是單純迎合家長的期望。 結語與未來展望 萧校長的分享讓我們看到美術教育的無限可能性。透過創新的課程設計和跨領域的合作,我們能夠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經歷。未來,我們期待更多的學校能夠借鑒這些成功的經驗,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藝術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喜歡噗噗聊聊嗎?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教育及Podcast的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節目,一起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噗噗聊聊粉絲專頁 噗噗聊聊Youtube 噗噗聊聊Podcast ㄚ亮笑長練功坊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