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久屋課程筆記】Quizizz教學新體驗:用互動遊戲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 教學新體驗啟航:為什麼我愛上 Quizizz?
你有沒有想過,學生也可以迫不及待地參加評量?沒錯,這一切就發生在我帶入 Quizizz 的那一刻。作為屏東潮和國小的研發組長,我們從108年起就持續推動數位教學,導入 iPad、開放教室觀課,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社會到英語,每一堂課都是數位實踐的舞台。而Quizizz,正是我這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我今天想和你分享的不只是怎麼操作Quizizz,而是它如何改變了我的教學節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評量」這個過去冰冷的詞語,變成教學中最溫暖、最有趣的一塊拼圖。
🕹️ 玩中學:一場有趣的Warm-up互動
活動一開始,我就使用 Quizizz 的「評估 assessment 模式」帶老師們進行一場Warm-up挑戰。透過 QR Code 掃描進入遊戲,大家彷彿置身競技場,一邊刷題、一邊競速。短短幾分鐘內,報名老師人數飆升至50位。
我當下示範如何查看即時反饋數據:答對率、完成率、前幾名排行,以及錯最多的題目。這不僅是遊戲,這是數據驅動的教學診斷。錯最多的題目會自動排在最上方,方便我針對重點回顧,進行針對性講解。
📊 即時成績分析:數位評量的力量
每個測驗結束後,我都會立即帶大家看報告。成績報告不只秀出排行榜,它會:
- 整理所有作答題目與正確率
- 顯示整體答題趨勢與學生反應
- 以錯誤最多排序,聚焦問題核心
我也示範如何從左邊的 Library 進入,點選成績報告後,馬上知道哪一題學生最不懂。例如這次配對 Quizizz 功能與應用情境的題目錯最多,就讓我能立刻針對這一塊補強。
💬 啟動對話:開放式問題讓學生真思考
我也設計了許多開放式的題目來觀察學生想法,例如問:
- 你最常用什麼方式檢核學生理解?
- 你希望學生搶快作答、還是安靜作答、或是有趣互動?
- 教學結合評量有什麼好處?
結果顯示,老師們普遍偏好有趣互動的學習情境;檢核學生理解的方式以口頭問答與測驗小考為主。這些開放回饋讓教學現場的真實樣貌浮現,學生的學習歷程也不再只是冰冷的數據,而是豐富的對話與想法。
📚 評量功能大揭密:免費與付費差在哪?
Quizizz 的題型支援非常多樣,依照授權等級可分為:
- 免費帳號:單選題、是非題、配對題
- 付費帳號:問卷、開放式問題、數學題、圖片題、梗圖自訂、互動動畫
我習慣每教完一個單元,就用Quizizz設計一份形成性評量,快速診斷學生掌握度。題目可以從Quizizz的社群題庫擷取、修改,也可以自己設計或讓AI出題。
🤖 AI 出題魔法:一篇新聞秒變互動教材
這次我用一篇國語日報的手機管理政策新聞,直接用Quizizz的 AI出題功能,貼上網址,就生成五題題目!
我最喜歡的遊戲模式是經典模式,學生個別作答,避免作弊風險;也偶爾會使用「佔領高峰」來激發競爭心,但這模式只適合實體課進行。而「老師節奏」模式比較像是 Kahoot 的節奏控制,但我覺得不如讓學生自主探索。
我還會設定:
- 是否隨機出題
- 是否開放多次作答
- 是否播放音樂、展示攻擊防守動畫
甚至還能自訂搞笑的梗圖來增加趣味性!
⚠️ 現場問題反思:學生被踢出怎麼辦?
有老師反應:學生玩到一半被系統踢出?我教大家一個簡單技巧:再輸入代碼即可重新加入遊戲。
我也將這個問題反映給子龍,希望能轉交原廠修正。畢竟任何數位工具的穩定性,都是影響學生參與度與教學順利與否的關鍵因素。
❤️ 喜歡我們的課程嗎?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學科教學知識與科技應用,歡迎訂閱謙懿科技Youtube頻道,記得按讚追蹤我們的節目,一起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 謙懿科技Youtube:http://www.youtube.com/@morganfang0905
- ㄚ亮笑長練功坊Blog:https://bit.ly/aliangblog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