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聊聊 EP115. 從好到共好:第一所Apple傑出學校的推手 ft.黃文貞

從「好老師」到「共好的學校」:我與iPad一起長大的十年旅程

10年前,我的人生迎來一個大轉彎。從一個熱衷童軍的社團人,轉型成為一位數位學習的實踐者與推動者。40歲學iPad,50歲登上Apple全球官網,這段旅程絕不輕鬆,卻也無比值得。


一場從董事會開始的教育革新

2014年,葳格國際學校的董事會看見未來教育的可能性,率先成立了iWagor中心,投入資源建置學生設備與教師師資培訓。我們買了三百台iPad,讓老師先用、學生共享,並鼓勵老師自購載具,學校補助20%。這個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的雙向推動模式,打下了我們成為Apple傑出學校的基礎。


讓家長成為夥伴,而不是反對者

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是人心。尤其是家長。大家擔心iPad是拿來打電動還是看影片?我們做了大量溝通:說明會、親子體驗課、春節親子工作坊,甚至完全管控App Store與Wi-Fi使用,讓家長真正安心。我自己的孩子也在葳格念書,我知道只有家長買單,學生與老師的努力才不會落空。


從推不動到被需要:老師的翻轉關鍵

推動初期,我是學校最被討厭的人,沒有之一。社群召集人、種子教師培訓、週一共備、跨領域觀課……我不只拋磚,還天天抱著磚頭找人砸自己。但疫情爆發時,那些曾經反對我、懷疑我的老師們,紛紛來感謝我。因為我們早就準備好了。


創造讓學生願意被「監管」的課程設計

我們學校的iPad政策極為嚴格,但學生甘願配合。為什麼?因為課程讓他們離不開iPad。生物課拍植物、繪圖標示、影片創作、電子書製作……創造性的學習任務,讓iPad成為工具,而非干擾。老師用心設計,學生自然而然投入。


五大關鍵推動策略,公私立學校都能用

我們的模式可拆解為五大面向:行政端的支持、教師端的設計、學生端的創新、家長端的溝通,以及合作夥伴的資源運用。我們與教育大學合作、邀請Apple培訓師、結合Canva、AI與各種APP,讓老師一直學、一直玩,從被迫學變成主動要學。


不是為了申請,是為了讓數位學習成為日常

成為全台第一所Apple傑出學校,是對我們十年努力的肯定。但我最感動的,不是證書或獎牌,而是在Apple官網上看到台灣國旗的那一刻。這是一條從「好」走向「共好」的路,從單打獨鬥走向整體共榮的旅程。



如果你也是一所正在推動數位轉型的學校,不論是公立或私立,葳格的經驗或許能為你點亮一盞燈。想了解更多,就來聽聽這一集的《噗噗聊聊》吧!

還沒訂閱《噗噗聊聊》的朋友,快到YouTube頻道按下訂閱,打開小鈴鐺,也別忘了到Podcast幫我們留下五星好評!我們下週見~

👉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別忘了 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追蹤 Podcast,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曾經做過什麼樣的任務,讓你學會了一項新技能?下一集,我們繼續聊聊教育路上的那些轉折與感動!

從好到共好:打造台灣第一所 Apple 傑出學校的十年歷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居久屋課程筆記】當教育遇上法律:老師該如何自保?這些原則你一定要知道!

【居久屋課程筆記】新世代閱讀選擇:深入解析得報平臺的教學魔法與設計巧思

【居久屋課程筆記】GPT提示詞高手的魔法練成術:居久屋微醺夜的創作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