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久屋課程筆記】數位工具這樣用:讓特殊生也能自在參與的教學設計
✨ 班班有特生:科技不是萬能,但有時候剛剛好
「你班上有特教生嗎?」我問。教室裡幾乎舉起了大半的手。是的,今天的我們,早已不是特教師才需要面對這些孩子。每個老師、每個教室,多少都住著一兩位特別的孩子,他們可能在人際互動中格格不入,也可能在學習節奏中總是慢半拍。
但我們都希望,每一個孩子,不論一般或特殊,都能有尊嚴、有參與地在課堂中學習。而科技,或許能成為讓他們跨越困難的那一座橋。
📊 視覺化工具:安撫不安的心
對亞斯伯格或思覺類型的孩子來說,課程與活動的突變往往帶來巨大焦慮。這時,Teacher's Day 時間條就像他們的定心丸。透過螢幕上動態跑動的行程條,孩子們可以看見時間的流逝、活動的變化,那一條橘色的線,正是他們對秩序與安全感的依靠。
當我們讓課堂行程視覺化,孩子也能開始掌握生活的節奏,不再因突如其來的防災演習而驚慌、不安。
🔮 聚焦閱讀:字行裡的超能力輔助
還記得那個總是跳行、讀書難以專注的孩子嗎?也許不是他不願意,而是他的大腦就是無法專注看完一整頁文字。這時候,B-Line Reader出場了!它能將文字自動變色、導引視線,幫助孩子不跳行、順利讀完每一行。
若你想要簡單一點的方式,也可以嘗試HyperRead這類閱讀遮罩工具,讓螢幕上只有正在閱讀的一行最清楚,其他區域淡化處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 朗讀神器:給識字困難者另一雙耳朵
識字困難的學生往往在閱讀上寸步難行,但現在,我們有了Natural Reader這類朗讀工具!不只文字能唸出來,還能同步放大朗讀的字詞,讓學生聽得見、看得見,更理解得了。
你甚至不需要特別下載什麼,只要用 iPad 或 Edge 瀏覽器,就能開啟系統內建的螢幕朗讀功能。教科書、補充教材一丟進去,孩子就能自己聽、自己學,自主學習再也不是夢。
🌍 圖像轉換神器:Napkin AI 帶你文字變圖表
有些孩子讀了半天還是不懂課本的抽象概念,那就讓Napkin AI幫你把文字變成圖像吧!只要貼上課文內容,它就能幫你生出含有圖示的視覺筆記,從價格合理性、包裝完整性到功能比較,樣樣有圖有真相!
對於圖像思考的學生,這不僅是教學輔助,更是一種開啟理解之門的鑰匙。
📈 沙盒教學:讓孩子在節奏中學會自我掌握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同一時間完成一樣的事。這時候,Panasonic 沙盒就像是老師的百寶箱。我們可以把每個任務做成一個個清楚的物件,分為「待完成」與「已完成」,學生根據自己的節奏進行。
進階一點,我還會把任務加上編號,甚至難度星級,讓學生挑戰不同關卡,像玩遊戲一樣,學習變得有趣又有成就感。
✨ 讓通用設計成為常態,而非特例
這些科技工具不僅適用於特殊生,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福音。視覺化的時間、聚焦的閱讀、朗讀的聲音、圖像化的概念、彈性自主管理的任務設計──這些不是替代方案,而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被看見的教學設計。
在這個AI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只要老師多了解一點工具、多願意試一點方法,就能讓學習變得更公平、更友善。
❤️ 喜歡我們的課程嗎?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學科教學知識與科技應用,歡迎訂閱謑憲科技Youtube頻道,記得按讚追蹤我們的節目,一起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 謑憲科技Youtube:http://www.youtube.com/@morganfang0905
- 丫亮笑長練功坊Blog:https://bit.ly/aliangblog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