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5的文章

【T++教育+年華】我的課堂助教T++|數位教學平台全攻略,互動、評量、即時加分一次搞定!

圖片
✨ 我的課堂助教 T++:教學互動從此升級! 💫 初體驗:數位教學也可以這麼有感! 各位老師好,我是來自新北市麗林國小的宋挺美老師。今天在《T++教育年華》活動中,我帶來了我親身實戰操作過、再也離不開的教學好夥伴 —— T++ 數位互動平台 ! 你可能會想:「數位教學平台那麼多,又複雜又難上手,值得嗎?」我告訴你, T++ 不只是值得,它根本就像你課堂上的分身! 從點名、互動、派題、評量、收作業、即時加減分,整套流程一條龍,而且 不用跳來跳去換工具 ,一次整合好給你! 🖥 雙螢幕操作,教學最順暢的配置方式! 如果你手邊有 iPad,那麼恭喜你,可以體驗到 T++ 最極致的上課方式: 桌機開 Google Meet,iPad 當學生登入 T++ 。一邊看老師操作畫面,一邊體驗學生視角,從學生登入、作答到互動參與,一手掌握雙視角, 整堂課流程超順滑! 即便沒有 iPad,也不用擔心!T++ 是一個 Web base 平台 ,只要有瀏覽器,你就能上課。用桌機開兩個分頁,一個是 Meet、一個是 T++,照樣可以邊看邊操作,體驗絕不打折! 📲 登入超簡單,老師學生都能立即上手! 老師登入後,可以快速建立班級並取得教室代碼與 QR Code,學生只要 掃描 QR Code 或輸入班級代碼+選擇姓名 ,就能立刻進入教室。不再需要繁瑣帳號密碼, 上課前 1 分鐘即可完成點名與入班 ! 我自己是三年級導師,乾脆在後台預設好全班名單,學生只需打開頁面,點個倒三角選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登入,非常省時又有效率。 🎯 真正的即時互動:讓學生全程參與 T++ 的互動模組讓我愛不釋手,我實際示範了以下功能: 即時投票 :調查老師任教年段,還能分析統計圖表 即時問答 :學生用手寫圈出答案,支援觸控筆與手指操作 是非題與選擇題 :系統自動批改,加分扣分一鍵完成 搶答功能 :還支援防呆設計,讓學生搶答更公平 文字雲回饋 :五秒內看到大家的關鍵字回應,立即形成課堂共識! 🧪 電子書+截圖小工具=你想考什麼就考什麼! 你還在煩惱要做投影片?準備講義?在 T++ 世界裡, 教材就是電子書,題目就是截圖而來 ! 我會邊打開康軒的社會課電子書,邊用 T++ 內建的截圖小工具, 把教材上某一頁直接圈起來出題...

噗噗聊聊 EP107: 科技小教室~資優生與AI的互動日常 ft.李美惠

圖片
在這個AI快速發展的時代,教育界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會。資優生與人工智慧(AI)的互動,成為我們探索未來教學模式的重要議題。今天,我們深入探討一位資優班老師李美惠老師在教學中如何融合AI,並分享她與學生們「與AI吵架」的有趣經驗,讓大家更了解AI在教育中的真實應用與意義。 李美惠老師:理化教育與科技融合的先驅 李美惠老師是理化教育的專家,擁有超過30年的教學經驗,並長期服務於教育部及台北市的自然科輔導團隊。她現任職於台北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專注於科技領域教育與數位學習的推廣。除了教學工作,她還是一名資優博士生,持續深造並將AI融入教學實踐。 李老師強調,理化科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這使她能夠跨領域整合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幫助學生在理論與實務間找到連結。她也分享了自己教資優生的經驗,指出資優生的學習需求與挑戰,尤其是在面對AI時的獨特互動方式。 資優生與AI的互動:從合作到「吵架」 在李美惠老師的課堂上,AI不只是工具,更像是一個「對話夥伴」,學生們不僅會使用AI完成作業,還會與AI「吵架」,這種互動充滿了趣味與挑戰。李老師舉例說,她的學生曾經與AI系統因為題目設定不合理而展開辯論,這種過程反映了學生在面對AI時的批判思維與提問能力。 例如,有一次學生在使用教育部因材網的e度平台時,遭遇了AI對題目中選項「丁」的誤解。學生指出選項中根本沒有「丁」這個人,但AI卻堅持答案中必須包含「丁」,導致雙方陷入「鬼打牆」的對話。這種情況讓學生體會到,AI並非萬能,提問的精確度與邏輯思考依然是關鍵。 AI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學生反應 李老師提到,從112學年度開始,她大膽地將Bing AI與ChatGPT引入課堂,讓學生透過AI了解科學概念,例如重量百分濃度、體積百分濃度等。學生們分別對不同AI的表現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使用ChatGPT的學生認為它能夠清楚地解釋定義、舉例並提供生活應用,讓他們願意繼續使用AI學習。 使用Bing AI的學生則感覺它更像是搜尋引擎,資訊需要自己整理,覺得浪費時間,甚至不想再用AI輔助學習。 這說明了AI的多樣性與學生個別差異,也反映出AI技術仍需完善,教師在導入時要有耐心並引導學生合理運用。 資優班的教學模式與AI融合的挑戰 在國中資優班的教學中,李老師主要採用「抽離式服務」,將資優學生從原班級抽離,集中在一起...

【居久屋課程筆記】教孩子看懂世界!從社會科學思維到資料查證的教學魔法

圖片
🎯 走進社會科教學現場:讓資料力成為思辨力的起點 在這場由新北光華國小陳香吟老師主講的講座中,我像是重新認識了「社會科」這門課。它不再只是歷史年代與地理地名的背誦,而是引導孩子打開眼界,練習查證、辯證與思考。我也驚覺,身為老師的我們,其實肩負著孩子「成為有世界觀的公民」的起點。 這堂課提醒了我:社會科是啟動學生「證據力」與「同理心」的教學場域,也是價值觀養成的第一站。 🔍 不是Google一下就好:證據力的第一課 「查資料」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往往就是在搜尋欄輸入句子、點開第一則結果。香吟老師用生活化的例子提醒我們:Google 不等於查證,搜尋引擎後面的結果,其實藏著無數立場與傾向。她讓學生從三個不同來源: 政府、學界與民間 進行「三角檢證」,逐步理解何謂證據力、什麼是可靠資訊。 她甚至舉了「吸管使用分析」的例子,示範如何帶學生拆解資料的來源與立場,從「點進連結」到「批判性分析」,讓查資料不再是滑過畫面,而是一場主動出擊的學習。 📖 資料閱讀也能訓練:長文不怕,只怕沒有方法 在孩子眼中,一篇長文往往成了「無字天書」。但香吟老師設計的方法卻讓我眼睛一亮——她請孩子在段落旁邊標註「原因、影響、方法、結果」等小字,引導學生主動梳理文本邏輯。 這不僅提升閱讀理解,更奠定他們未來面對真實世界中龐大資訊時,仍能 保持邏輯、抓住關鍵 的能力。她稱之為「閱讀策略裡的分類練習」,目的是幫助孩子訓練思考結構感。 就像她說的:「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有標題,但每一段話背後都有一個邏輯。」這種訓練,讓學生能自己釐清資料與觀點的層次。 🤖 AI不會取代老師,會的是擴增孩子的思辨半徑 「小學生能用AI嗎?」這個問題常被提起,而香吟老師給出最精彩的回應。她不僅讓孩子使用ChatGPT、Bing等AI查詢,更強調比對資料來源,進行交叉驗證。原來,AI不是終點,而是入口—— 它打開的是資訊分析與自我判斷的大門 。 她分享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練習方式: 每個學生用三種AI工具,查詢同一個主題 ,再記錄資料異同與出處,形成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活動設計,不但讓孩子更熟悉AI工具,也讓他們建立起「不輕信單一資訊」的判斷習慣。 🏛️ 圖書館裡的世界觀:站上資料的肩膀看見更遠 如果說網路像是浮在水面上的資料泡沫,那麼國圖、北市圖與國臺圖就是深海...

【居久屋課程筆記】解開面積教學的魔法密碼:王玉珍老師的系統性教學法

圖片
解開面積教學的魔法密碼:王玉珍老師的系統性教學法 📏 面積到底是什麼?從一個生活提問開始! 你有沒有曾經問過學生:「阿亮校長有多大?」結果得到一連串奇妙的回答——年紀、腰圍、臉的大小……甚至屁股有多大?這不是開玩笑,而是王玉珍老師開場的一個絕妙引導。 她提醒我們:在談面積之前,得先釐清「有多大」到底是在問什麼。是長度?是體積?還是面積?原來,孩子腦中的世界並不總與我們同步,唯有透過生活化的情境與肢體操作,才能真正「對焦」。從周長與面積的辨識開始,我們就得靠具體活動幫助孩子建構概念。 🔍 從地磚到指甲:找回「量」的感覺! 教面積怎能少了「量感」?玉珍老師強調:若孩子對單位無感,再多公式也只是空談。我們需要讓孩子去找——去數客廳的地磚、鋪報紙、甚至量自己的手指大小,讓1平方公分、50平方公分、1平方公尺與1公畝不再只是數字,而是真實存在的空間大小。 這不只是數學課,更是生活裡的觀察與體驗。她說得好:「量感培養好,單位換算就不煩惱!」 ✏️ 公式不是背的,是「拼」出來的! 你以為面積公式就是長乘寬、底乘高除以二這麼簡單?王老師可不這麼看。她帶我們一步步從點數出發,讓孩子自己拼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動手剪、動手畫、動手組。 孩子自己從 2x2=4、3x3=9 的算式中觀察到規律,推導出公式,才是真正的「建立概念」。她還分享超實用的活動:像是用Polypad剪紙、Lumio 線上操作、甚至用積木模擬,孩子能夠自己發現「自己乘以自己」就是正方形的魔法。 🧩 複合圖形與圓的奧祕:一切回到長方形! 進入高年級,孩子要處理的不再是單一圖形,而是複合與圖形之間的轉化。此時,若一開始沒建立「長方形」的核心概念,學習就會崩解。 玉珍老師的神操作是這樣的:平行四邊形剪一刀,拼湊成長方形,記錄剪一刀就是那一條隱形的高;三角形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梯兩個全等的梯形又能拼成平行四邊形。圓形經由平分越多的切片排成平行四邊形,扇形再從跟圓的比例關係來推。 🎯 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數學才會內化! 教學的最高境界,不是我們講了多少,而是孩子自己發現了什麼。王老師的整堂課,沒有一步是填鴨式灌輸,而是層層遞進的探究歷程。 從數學語言到量感訓練、再到圖形操作,她建構的不只是知識,更是一整套數學思維模式。 這種教學設計,...

【T++教育+年華】T++ 教學平台就是這麼簡單:互動搶答、即時評量一次搞懂!

圖片
T++ 教學平台就是這麼簡單:互動搶答、即時評量一次搞懂! 🖥️ 雙載具參戰,沉浸式體驗學生端 為了讓老師們真正感受 T++ 教學的魔力,我們建議「雙載具參戰」!一台電腦看教學、一台平板模擬學生互動。特別提醒, 千萬別用手機 ,螢幕太小會限制操作。準備好進入阿剛老師的數位教室了嗎?Let's go! 🎓 神一樣的講師出現了!T++操作超級簡單 我們的主講者是人人尊稱「剛神」的阿剛老師。他最大的特色是—— 會讓你秒懂操作! 只需幾個步驟,就能完成教學互動,讓你從「看懂」到「會用」只隔一杯咖啡的時間! 🛠️ T++怎麼用?上手比你想像中快! 只要登入帳號,下載對應的截圖工具(Windows / Mac),然後貼上系統驗證碼,就能開始建立自己的班級。透過 QR Code 或班級代碼,學生輕鬆加入課堂,準備好參加抽獎(還能抽小壁虎老師的書)! 🎯 搶答 + 加分 + 扣分:即時互動嗨翻全場! T++ 的搶答功能設計超貼心:搶答按鈕位置會隨機變換,避免學生「亂按取勝」!老師可立即加分、扣分,完全掌握學生狀態。最棒的是,整個互動流程流暢無比,教學現場熱度立刻飆升! 🖌️ 快問快答三大功能:課堂互動變得超 Easy! 即時問答: 學生用畫筆圈選答案,老師即時回收結果。 即時投票: A or B,你選哪個?統計數據馬上出現。 文字雲: 請用 1~4 個字形容剛神,學生暴風輸入,字體變大超有趣! 📚 評量題型全涵蓋,截圖也能成考卷 阿剛老師示範從「康軒 AI 出題網」生成試題,一鍵截圖後就能用 T++ 派送。支援 是非題、單選題、手寫題 ,還能後設答案、統計學生答題結果、即時加分。這根本是數位教師的神兵利器! 📷 圖片派送與手寫練習:實作互動一氣呵成 想讓學生在圖片上標出支點、施力點、抗力點?沒問題!T++ 的手寫題讓學生在畫面上直接作答,視覺化檢核學習成效。整體流程順到不行,還能派送自畫黑板圖,超級即興! 🌐 網址派送功能:影片、教材一鍵直達! 不需要 QR Code,不需要額外開頁面,只要貼上網址(YouTube、網站都可),學生畫面就自動出現連結,點一下直接跳轉!這對老師真的是福音,省時省力還超有感! 🎉 支援台灣在地團隊,我們一起推動教育創新...

噗噗聊聊 EP.106:教室看世界~你所想不到的國際數位教育

圖片
打開教室看世界:國際教育不必花大錢的實踐法 教室裡的世界之窗:一場無需出國的國際教育革命 開啟視野的起點:教室也能看世界? 大家好,我是阿亮校長。這一集《噗噗聊聊》,我們邀請到超有經驗、超有熱忱的國中英文老師——來自新北市立二重國中的吳美玲老師!她帶我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教育視野之窗——「不用出國,也能做國際教育」。 國際教育,不一定要花錢! 「不用花錢」這幾個字,聽起來很夢幻,但在美玲老師的課堂上,它是真實運作的教育理念。她運用數位載具,如 iPad、Webcam,搭配 Skype、WhatsApp 等通訊工具,讓學生與來自巴基斯坦、尼泊爾、烏克蘭、肯亞等國的同齡人進行視訊交流。 特別的是,她並不偏向先進國家,反而刻意與經濟條件較差的國家鏈結。這樣做的目的很單純——讓台灣的學生看到世界的多樣性,並反思自身的幸福與資源。 學習不只是語言,更是文化的理解與包容 在我們的想像中,國際教育就是要練英文。但美玲老師讓我們看到更多可能。學生不只是學語言,更是學「理解」與「同理」。 她分享肯亞學生在太陽底下、用再生紙畫圖,與我們在冷氣教室用72色雄獅彩筆作畫,形成強烈對比。這些對比,正是孩子們成長中最難得的震撼教育。他們不再只是接受教育,而是開始「反思世界」,學會珍惜,學會尊重。 從線上連結到國際姊妹校,關係也是慢慢經營的! 「姊妹校不是一見鐘情,是談戀愛後才結婚!」美玲老師笑說。這句話實在太精闢! 國際交流計畫不是一開始就訂機票、辦護照,而是從一次次主題式的線上合作開始,逐漸建立默契與信任,才有可能進一步締結姊妹校。這樣的過程,不只是行政流程,更是教育關係的深度培養。 SDGs 與國際行動:讓學生成為改變世界的小尖兵 除了文化體驗與語言學習,美玲老師更強調與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結合。無論是分享人權的詩歌,還是針對 SDGs14(海洋生態)、SDGs11(永續城市)設計主題課程,學生都得實地調查、做簡報、上台報告,還要和外國學生進行討論。 這不只是知識學習,更是能力的實踐與培養。學生從中強化英文溝通能力、簡報製作技巧(Canva、PPT、Google Slides),以及跨文化的合作思維,這樣的「活教育」,哪裡還只是教室裡的學科課? 科技與教育的完美合奏:生生用平板...

【居久屋課程筆記】閱讀理解力的起點,其實是識字力!|小壁虎老師的低年級閱讀教學魔法

圖片
🧠 閱讀的起點:真的是理解出了問題嗎? 在教室裡,我們常常聽到孩子說「我看不懂」。於是,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理解有問題。然而,小壁虎老師的這場分享,徹底翻轉了我的想法。她用最貼近孩子的語言、最踏實的實作經驗告訴我們:「讀不懂,未必是理解差,而是還沒識得那個字。」 她不是喊口號,她是直接帶我們從幼兒期的聽覺學習歷程,一步步走到國小識字、閱讀、再到流暢度與理解的深水區。這趟旅程,不但讓我重新認識了「識字」的價值,更燃起了對閱讀教學設計的熱情! 🧒 從口中學語,從圖中認字:識字才是閱讀的起跑線 在孩子的世界裡,語言的學習是從聽開始的。當爸媽說「玻璃杯」的那一刻,他們是透過聽覺,將這個聲音與實體連結在一起。但當孩子進入學校,要從聲音進入文字世界時,困難也隨之而來。 小壁虎老師以「玻璃杯」為例,層層拆解孩子在識字時的腦內運作——從拼音、字形辨識到語意連結,每個環節都可能出錯,而這些錯誤堆積起來,就是「讀不懂」的根源。 📚 閱讀三本柱:正確性、流暢度、識字量 很多時候,我們努力教閱讀理解策略、分析文本結構、教學生畫心智圖……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他根本不認得那些字! 小壁虎老師一語點破:「閱讀的基礎,就是識字。」識字量不夠、拼音不熟練、字音不正確,通通會讓孩子無法理解。而要提升理解力,首先要強化的是「正確地讀」、「流暢地讀」,而非一味地塞閱讀策略。 ✍️ 超吸睛的識字筆記本:讓每一個部首都有故事 聽到「文字筆記本」,你會想到死板的抄寫?錯!在小壁虎老師班上,孩子的筆記本是探險地圖,是寶藏圖鑑,是語文學習的樂園! 她用口紅幫學生印出嘴巴的「口」,從「女」的跪姿講到「子」的哭臉,從三點水的故事說到「水」取三滴變偏旁……孩子不是硬背,而是用故事記、用圖像理解、用感官記憶學字,學習力自然大爆發! 🧪 從閱讀到實作:學習吧語音辨識神器登場! 「老師,我會了!」這句話,不再是靠直覺感覺,而是靠數據說話。 她分享了如何透過「學習吧」語音辨識工具,蒐集每一位學生的朗讀正確率與流暢度數據。孩子不只是練朗讀,更是透過反覆錄音挑戰自己、從紅燈衝到綠燈,一次次突破自己的語文門檻。 最關鍵的是:老師不只會用,更會「解讀」數據,從錯字類型看出孩子的識字盲點,進而量身打造學習策略。 🧩 閱讀不是「靜靜地坐著翻書」而...

【居久屋課程筆記】遊記教學大啟禮!學生不再寫流水帳的教學實撰心法

圖片
🎒 遊記教學也能寫出生命力? 你是不是也常常看到學生寫的遊記像「記流水帳」一樣,從上車、下車、買紀念品,一路寫到回家吃泡麵?這集《居久屋微醺夜》,由佳釧老師親自出馬,帶我們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步破解郵寄教學的痛點,讓教學現場再也不「遊而不記」! 📍 三峽人的私房景點清單公開! 開場第一彈就讓人眼睛一亮——佳釧老師先從她的家鄉三峽出發,推薦「青嶺咖啡」、「庶民美術館」與「一片一頁」等特色小店,將生活化的在地景點導入教學,鼓勵學生將旅行經驗與課文連結,開展寫作靈感。 📘 寒假學習單大解密:讓學生用腳寫作! 「跟著課本遊台灣」是佳釧老師在任課研組長時的創舉,利用寒假學習單,讓學生實地旅遊、打卡記錄,再將經歷轉化成圖書館的展覽與同儕交流,為寫作注入「真實感」與「回憶感」,寫的不只是文章,而是生命故事。 📝 遊記最常見的地雷:你中了幾個? 佳釧老師點出教學現場最常見的遊記問題:如頭重腳輕、流水帳、無主題、缺乏細節與感受、文章不分段……等等,並提出「一段一景點」、「一段一任務」等具體策略對症下藥,老師不再崩潰,學生寫作也不再卡卡! 🎯 實戰秘訣公開:從五感出發到寫景技巧 從低年級的「我手寫我口」與五感引導,中年級的「步移法」與句型、形容詞、修辭的分段練習,到高年級的「一景三寫」與「看影片練細節」策略,佳釧老師一一示範並搭配課本進行拆解,從康軒的《安平古堡》到漢林的《東海岸鐵道》,教學實例滿滿,超級實用! 📐 檢核表這樣設計,學生會感謝你! 為解決學生控格、標點、分段等問題,佳釧老師設計出視覺化的寫作檢核表,讓學生能自我評量,並建立對文章品質的結構認識。她也強調寫作不該只有一次練習,而是循序漸進、螺旋式強化的過程,從觀察→模仿→實作→轉化,一步步建立寫作信心與風格。 🔍 從課本到實作,從練習到風格 最打動人的,是佳釧老師那句話:「就算現在是講師,我的學習依然來自不斷向他人學習與實踐中轉化而來。」教學與學習是一條不斷疊加與重組的旅程,就如同郵寄本身,重點從來不只是到達,而是沿途發現的風景與感受。 ❤️ 喜歡我們的課程嗎?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學科教學知識與科技應用,歡迎訂閱謙懿科技Youtube頻道,記得按讚追蹤我們的節目,一起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謙懿科技Youtube: ...

【T++教育+年華】用T++打造零負擔互動課堂,老師也能輕鬆駕馭數位教學!

圖片
✨ 一場讓人放下備課壓力的神奇課堂 在週五的夜晚,我沒有去聚餐,也沒有窩在沙發上追劇,而是打開電腦,參加了這場由「廣臻科技」與「ㄚ亮校長練功坊」合辦的T++教育嘉年華線上課程。沒想到,這一晚,竟讓我重拾對數位教學的信心! 餘君老師一登場便讓整場氣氛瞬間活絡,她不僅以多年教學經驗出發,更用親身經驗告訴我們:「用T++,真的可以不用改變任何教學習慣!」對一個每天被備課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老師來說,這句話簡直像魔法咒語一樣令人振奮。 🎯 不用備課也能上手,關鍵就在這一套 什麼?免備課?真的嗎? 是的,T++的設計邏輯正是以「不打擾老師原本的教學節奏」為原則。你可以繼續使用自己的電子書、PPT,甚至市面上的輔財,只要打開T++平台,直接用截圖方式把教學素材傳送給學生,然後一鍵開啟互動。 你沒聽錯,真的一鍵! 俞君老師一邊示範,一邊強調:「截圖、貼上、選互動模式、按下發送,整個過程不超過10秒。」而且不需要學生記帳號密碼,掃QR Code或輸入班級代碼就能進入教室,連低年級學生都能輕鬆上手。 🧠 搶答、問答、評量一次到位 互動功能豐富,是T++最迷人的地方。從熱場用的搶答、文字雲、即時問答,到結合評量功能的是非題、選擇題、手寫題,老師可以在課堂中自由穿插運用,提升學生專注度與參與感。 而我最喜歡的是「即時問答」功能,能即時看到學生手寫作答的畫面,甚至未來還支援「作答軌跡重播」,對語文科、數學科的教學來說,根本是夢幻神器! 再加上獎勵加分排行榜、螢幕轉向管理、平板待機指令等班級經營小技巧,讓我忍不住驚呼:「這根本是平板教學的終極武器!」 🌐 網址派送超簡單,讓電子書互動也活起來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 俞君老師壓軸介紹了「派送網址」功能,只要複製電子書中的遊戲連結,一貼就能讓全班學生同步打開活動頁面。不管是康軒的學前集思評量,還是翰林的魔法小學堂,都能在T++內一鍵派送。 從原本只能在大屏玩的遊戲,變成每個孩子手上都能互動的練習。這種「全班同步玩、老師全程掌握」的模式,簡直是教學新境界。 🚀 推出就送一年帳號,用起來馬上上癮! 最棒的是,T++目前開放老師免費體驗一年。你只要參加活動就能領取帳號,還能加入T++教室參與互動抽獎。課後還有官方小編協助解答與BUG回報管道,讓人使用起來無後顧之憂。 俞...

【居久屋課程筆記】新世代閱讀選擇:深入解析得報平臺的教學魔法與設計巧思

圖片
新世代閱讀選擇:深入解析得報平臺的教學魔法與設計巧思 🌟 新世代閱讀超展開:我在得報平臺看見的可能 📚 不是多看一篇,而是學會閱讀的方法 還記得那天晚上,在《居久屋微醺夜》的燈光下,我靜靜地聽著欣希教授娓娓道來「得報」平臺的誕生故事。那不是一場產品介紹,而是一場關於閱讀、關於孩子、關於教學方法的熱情告白。 得報不是資訊堆疊的資料庫,而是為這個世代的孩子量身打造的學習場域。它從「方法」出發,用閱讀養成感受力、思考力與表達力。我聽著,心裡一次又一次被點燃:原來閱讀不只是讀懂,更是去感受、去思辨、去表達。 🖼️ 美感設計的第一印象,打開了互動的魔法門 「歡迎來到得報,這一期的主題是……」還沒點開文章,我就被那張設計感滿滿的封面圖吸引。原來,得報從一進站就開始說故事。圖像裡藏著謎語、小問號,勾起了好奇心,這些細節,不只是視覺吸引,更是在訓練孩子的觀察與探索力。 接著我看到主題探索窗、學習啟安館、創世研究院、書海奇遇與世界觀察塔……這些命名也太浪漫了吧!這根本是用遊戲的思維在設計閱讀場域! 🧠 教孩子方法,而不是只塞給他文章 得報的核心理念,不是「多看」,而是「學會看」。我最喜歡欣希教授說的那句話:「有時候,不是先有興趣才有能力,而是教會方法,能力提升了,孩子才會喜歡閱讀。」 這句話打中我——我們總期待孩子自動自發、愛上閱讀,可我們真的有教他們「怎麼讀」嗎?得報不只是有文章,還搭配多元任務:像「聽說劇場」會要求孩子朗讀文章、上傳音檔,由 AI 評分並給予回饋,甚至提出改善建議。這才是真正的教學設計! 🎯 任務設計超細緻,自主閱讀不再放牛吃草 暑假來了怎麼辦?得報設計了「閱讀地圖任務」!孩子根據生日選文章、根據喜好選作家,進行八個小挑戰,完全 gamification 的設計,讓孩子有選擇權,同時廣泛接觸不同類型文本。 最感動的是那個「故事轉折任務」:讀完一篇故事,請孩子找出轉折點並改寫結局,然後由 AI 給分、給回饋。這是創意與理解力的結合,也是寫作訓練的黃金橋段! 🧩 金幣制度:讓參與變成貢獻,讓獎勵變成影響力 得報的金幣制度超有哲學!不是比誰分數高,而是鼓...

噗噗聊聊 EP105:英語繪本說故事~看見孩子學習的可能性

圖片
📚 成為「兔子老師」之前,她是這樣走過來的 在這一集《噗噗聊聊》中,我們邀請到一位超人氣來賓——謝憶茹老師,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兔子老師」。她不只是位熱愛教學的英文老師,更是一位在退休後仍不斷發光發熱、用行動傳遞愛與希望的教育家。 兔子老師分享了她從私校教師提早退休,到參加噗浪客活動的心路歷程。不到五十歲就選擇離開教職,正是因為家人的支持與早期財務規劃,讓她能無後顧之憂地投身於「第二人生」。這份勇氣和規劃力,實在令人佩服! 🌱 一場補救課,種下改變的種子 退休後的兔子老師,回到校園擔任補救教學老師,遇到的學生們大多英文程度極差、開不了口。她並沒有用傳統的方式「補救」,而是選擇了「點燃」——透過英語繪本說故事,讓孩子們學會用英文和幼兒園小朋友互動,從中找到成就感。 這些原本連字母都念不全的學生,因為要到幼兒園說故事,不僅願意練習,還自己找同學互相教學、糾正發音。兔子老師笑說,有時候同儕之間的影響,比老師的百般催促都還有效。 💡 不是老師改變了孩子,而是孩子讓彼此成長 故事裡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位從國三補救班,一路練習到高一的學生。他因為擔心讓小朋友失望,自己在暑假拼命念英文,後來還主動請求升級任務——要去國小講故事!兔子老師原本半開玩笑地說:「等你考上台大,我再帶你去。」結果他真的繁星上了台大藥學系,而且牢記這個承諾三年,最後如願以償。 更感動的是,他不只自己完成任務,還教導學弟妹繼續講故事,讓這項計畫不斷傳承下去。 🔥 學生不是被教出來的,而是被賦予了使命感 兔子老師讓我重新理解什麼叫做「動機」。學英文從來不是為了考試或分數,而是為了能用這個語言去「做一件重要的事」。而當這件事是「讓別的小朋友喜歡上英文」,那種責任感與使命感,會自然而然轉化成真正的學習動力。 她說,最調皮、最不聽話的學生,竟然可以變成帶頭練習的那位「大哥」;原本抗拒說英文的孩子,因為同學一句「我教你」,就願意打開心房。 👥 從學生到種子教師:學長姐帶學弟妹的故事接力 兔子老師後來更進一步,成立了「APP遊學團」社群,讓學生一代接一代地帶領新生學習講故事。從國三到高一,從高一到國中,甚至跨校到國小。當學長姐開始教導學弟妹,整個活動自然地生根、茁壯,成為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我花了一學期教不會的東西,他們一個月教會了。」兔子老師笑著說,因為「孩子...

居久屋課程筆記:AI備課全攻略!ChatEverywhere V2.0 教師最強密技一次學會

圖片
AI備課全攻略!ChatEverywhere V2.0 教師最強密技一次學會 🌟 走進 ChatEverywhere Pro 的魔法世界 你能想像嗎?備課這件事,有一天也可以像玩魔法一樣簡單又有趣!就在這一晚的《居久屋微醺夜》,我親身見證了 ChatEverywhere V2.0 帶來的顛覆式體驗。過去我們用 ChatGPT,只能憑提示詞跟它拼搏;但現在,只要一個 PDF、一個指令,它就能幫你整理、分析、產出簡報、新制圖,甚至還能幫你出選擇題、自動轉成 Google 表單!AI 備課,根本變成魔法備課了! 📚 從「讀懂教材」開始的備課革新 課程一開始,茶米老師立刻開場送福利,讓所有學員升級成 ChatEverywhere 的 Ultra 版本,一鍵解鎖所有功能。接著他立刻帶大家進入備課的第一步:「資訊對齊」。只要把 PDF 課本上傳到 ChatEverywhere,它就能閱讀內容,摘要出章節重點,還能依據需求幫你加長內容、調整層次、條列格式整理重點。這招真的超關鍵,再也不怕 AI 胡亂生成不相關內容,因為它讀的就是你要教的那份教材! 📝 Markdown 轉簡報,心智圖一氣呵成 再來就是讓我忍不住拍手叫好的環節——Markdown 結構教案 + 視覺新制圖產生!茶米老師運用清楚的提示詞,讓 ChatEverywhere 根據課文產出結構化的教案摘要,用 Markdown 格式整理出八頁簡報內容。這些文字還能直接複製到 Gamma 平台,一鍵產出超美簡報!不只如此,同樣的 Markdown 結構還能延伸製作新制圖,下載下來甚至可以放進 PowerPoint 裡編輯。從邏輯到視覺,一條龍搞定,備課效率直接翻倍! 🎨 生成封面圖片也可以 AI 來幫忙?當然! 很多老師備好教材還得再為簡報設計封面,這也可以交給 ChatEverywhere!只要一句話:「請根據教材內容幫我畫一張16:9比例的封面圖」,它就能自動生成高質感圖像。雖然目前文字嵌入圖片還有限制,但圖像品質已經讓我驚艷,丟進 Canva 或 PPT 再加工一下就是一張好看的簡報封面啦! 🧪 智慧出題,自動批改,Google 表單一條龍生成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還沒!接下來黃金老師大秀 ChatEverywhere 的進階功能——生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