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聊聊 EP117. 小壁虎全招啦:替未來節省時間【小壁虎全招】

我花兩年,打造不焦慮的時間管理術!

哈囉大家好,我是小壁虎老師,這一集《噗噗聊聊》的小壁虎全招啦單元,要來聊聊一個我花了兩年時間優化的主題——如何替未來節省時間,讓自己工作更有效率,也更少焦慮。


我是「壓線型選手」的真實告白

曾幾何時,我是個「壓線型選手」!常常為了明天的課到半夜還在趕內容,整個人焦躁又緊繃,甚至連身體都出現警訊,像是胃痛、腳上冒出汗泡疹,只因為壓力爆棚。其實,我不是不努力,只是原本的工作方式讓我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做不完、找不到、記不起來,整天忙得要命卻總覺得沒做什麼。


想改變,得先認識自己的「盲點」

老實說,我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改什麼。我是從很多小地方發現自己的困境,例如:我很容易分心、忘性很大,檔案找不到、內容記不起來……還有那個經典情境:正要做簡報,腦中突然想起梅子苦瓜還沒醃,立刻跑去處理,然後簡報呢?又拖到深夜了。

我明明對工作充滿熱情,也想要做好每件事,但如果不改變思維,就只能繼續在焦慮的邊緣打轉。


從紙本筆記到數位工具,我的工作優化大作戰

我開始看書、聽Podcast、看YouTube,從《防彈筆記本》、《重要事明天做》,到瓦基的《下一本讀什麼》,吸收了各種筆記與時間管理的觀念,然後做出屬於我自己的「混合式管理法」。

紙本筆記本:專門用來即時記錄日常突發事項,因為用手機或平板太慢、太不直覺,還容易眼花。隨手翻、隨手寫,才不會忘記靈光乍現的任務。

數位筆記本:適合整理、分類與歸檔,例如用來記錄年度重複的行政任務、通知模板等,未來就能直接複製貼上,節省搜尋與重寫時間。


封閉式清單,讓「瞎忙」退散

過去我用的是開放式的代辦清單,想到什麼就一直加,結果永遠做不完,每天都被待辦事項壓得喘不過氣。直到我聽到「封閉式清單」這個概念:每天只設定固定數量的工作,拉出截止線,其餘的留到明天,這才是讓我脫離瞎忙的轉捩點。

這也讓我明白,有些事情不是我不夠努力,而是我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永遠放在最下面。像是我出書的進度,就是被我拖到快截稿才火速處理,其實不是拖延,而是思維沒有優先排序好。


打造屬於自己的月、週、日計畫系統

現在的我,會同步紙本筆記與 Google 行事曆,先用月計畫安排所有重要節點,例如交稿日、研習日,再用週計畫訂下當週的「兩大要事」。每天早上,我會依照課表與任務,手動排出工作時段。

特別的是,我還設計了「發亮時段」——也就是我當天的專注時間。我會用螢光筆框起來,戴上耳罩耳機,讓大家知道「請勿打擾」,這時我會專心處理需要高專注力的工作,例如成果簡報、教案設計。


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效率解法

這兩年來,我不是一蹴可幾地變成時間管理大師,而是經歷了很多實驗、調整、錯誤與再優化,才找到一個讓我不再過度焦慮,卻依然產出豐富成果的工作模式。

也許你不是我,也不會照抄我的方法,但我想告訴你:你一定也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節奏。別急,從紙筆開始都好,願意改變就是最好的起點!


如果你也常有「瞎忙了一整天卻不知道在忙什麼」的感覺,不妨留言分享你目前的時間管理痛點,我們一起來找出解方吧!

👉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別忘了 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追蹤 Podcast,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曾經做過什麼樣的任務,讓你學會了一項新技能?下一集,我們繼續聊聊教育路上的那些轉折與感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居久屋課程筆記】當教育遇上法律:老師該如何自保?這些原則你一定要知道!

【居久屋課程筆記】新世代閱讀選擇:深入解析得報平臺的教學魔法與設計巧思

【居久屋課程筆記】GPT提示詞高手的魔法練成術:居久屋微醺夜的創作實驗室